学校公告:
 

名师工作室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教学科研 > 名师工作室 > 《江中学刊》 > 正文

重视逻辑推理 强化思维训练 ——推论型试题复习备考策略

发布时间:2017-03-01来源:作者:阅读量:

重视逻辑推理  强化思维训练

——推论型试题复习备考策略

 

李  理

 

摘要:高考复习备考要重视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训练,强化思维层面的严谨推理,只有这样学生答题才不会出认偏差。既要注重基础的落实,更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关键词:逻辑推理   思维训练

 


推论题又称推断题,或关系论证类试题,其基本要求是根据给定条件(材料),按照合理逻辑进行判断、推理,并得出正确结论的一种题型。这类试题一般比较抽象、概括,具有考查知识面广、思维容量大、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等特点,既能考查考生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又能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论证、探究问题的能力,在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中频频出现,如2013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卷Ⅰ第15题,北京文综卷第30题,2014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卷Ⅰ第13题,第38题第(2)问,北京文综卷第32题等。这些试题融基础知识与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于一体,具有较高的区分度,许多考生往往感到无从下手,是失分较多的一种题型。下面我们以2014年高考真题为例,来谈谈对这类试题的认识。

一、典型试题

【例1】(2014。北京。32)根据图12数据变化趋势可以推断出,近二十年来北京市城镇地区(    )

①黑格尔系数逐年提高      

②居民生活成本呈下降趋势       

③社会劳动生产率日益提高   

④劳动者对服务业需求不断上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分析】通过数据图标考查考生在“获取和解读信息”基础上的判断推理能力。结合经

济学知识可知,影响居民家庭消费的主要客观因素是居民收入和物价水平。图中数据告诉我们,北京市城镇居民收入在20年间大幅增加,居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一般情况下,居民收入增加,恩格尔系数下降,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消费结构优化,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比重增加,故①②推理错误,③④推理正确。答案为D。

【例2】(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13)图5是某国20年来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的变化图。从图中可以推论出该国居民(    )

①消费行为越来越不理性

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③日用品消费支出不断增长

④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A .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③④

【分析】以图示形式考查考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较高的能力要求。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提取和解读关键信息。从图中可以看出,近20年来,该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奢侈品支出增长率呈下降趋势,这表明该国居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故④可从材料中直接推出。奢侈品支出增长率不断提高,表明该国居民的收入在不断增长,套用恩格尔系数的思考方式,虽然居民的日用品支出增长率呈下降趋势,但其支出绝对数应在不断增长,故③可从材料间直接推出。①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无法推出。答案为D。

【例3】(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38)

材料二   2014年2月,国务院批准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该方案明确了放宽市场准入规则的总体思路,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放松市场主体准入管制,降低准入门槛;实行注册资本认证登记制;改革年检制度和简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等。

(2)政府放宽市场准入规则会增加市场活力,最终使消费者受益。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

济知识,分析放宽市场准入规则是如何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使消费者受益的。

【分析】要求考生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政府放宽市场准入规则是如何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使消费者受益的”这一问题,设计新颖巧妙、别具匠心,体现了高考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和要求。解答时,应审清题意,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在综合分析、论证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推导,即根据题目要求,先分析政府放宽市场准入规则对市场(企业)的积极影响,然后结合这种积极影响进一步分析其对消费者的影响和作用。

答案:放宽市场准入规则可以降低企业进入市场的成本,提高企业进入市场的积极性和速度,使市场上企业的数量增加,从而导致供给增加和竞争加大;供给增加意味着商品种类的丰富的数量的增加,有利于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竞争加大有利于提高商品的质量,降低商品的价格,最终是消费者收益。

二、试题特点

(一)考查基础知识,凸显能力要求。

从以上所举例题中可以看出,这些试题看起来都是全新的问题,但其设计都是建立在学科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之上的,如例1,涉及的基础知识包括劳动生产率、恩格尔系数等,例2则涉及生活水平、消费行为和观念、收入差距等。但试题对这些知识的考查绝非简单的再现,而是隐含在题干和题肢中,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整合、归纳、演绎、论证、推理,因而对考生提出了较高的能力要求。其能力要求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四种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可以说,解答这类试题,基础知识和能力,一个也不能少。

(二)重视发散思维,强化逻辑推理。

与传统的单一的发散性设问或归纳性设问不同,这类试题非常重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既有发散,又有收敛,既考查思维的广度,又考查思维的深度,或由因到果(顺推法,其建构模型为由A到B),或由果溯因(逆推法,其建构模型为由B到A),既有一级推导(有A到B),又有二级推导(由A到B再到C),都要求考生对问题的思考做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精心分析、科学论证,因此具有很高的思维含量。以往这类试题一般为选择题,而在2014年的全国新课标卷Ⅰ中,主观题也出现了这类试题,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三、解答路径

由于推论型试题没有明确的指向,许多考生往往因为找不到思维着力点而感到茫无头绪、无所适从。其实,这类试题的解答也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解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阅读材料,审清题意,顺藤摸瓜找线索。

解答这类试题,首先要认真仔细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对于关键信息,更要反复阅读,明确试题考查的知识内容,注意题目给出的限定条件,明确试题设问的基本要求。如例1的基本信息是近20年来北京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情况,题目的基本要求是要分析这一情况与劳动生产率、居民生活成本、恩格尔系数、消费结构等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内在联系,并根据材料进行合理的判断和推理;例2的基本信息是某国20年来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特别是日用品和奢侈品支出的变化情况,题目的基本要求是根据材料解读相关信息、分析因果联系、作出合理推断。只有准确提炼出有效信息,才能找准突破口,为正确推导提供线索和依据。

(二)紧扣材料,深入思考,比较鉴别细分析。

推论题的干扰信息比较多,迷惑性很强,因此,在分析材料时,一定要在找准信息的基础上,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挖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分析和鉴别,找出这些信息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排除干扰因素。如例2,材料主要反映的是近20年某国居民日用品和奢侈品支出的增长率变化情况,这些都是基于与上一年的比较得出的,而不能反映同期二者谁多谁少、谁大谁小的问题。解题时,一些考生往往容易被其中的假象所迷惑,不作深入思考,看到2004年以后奢侈品支出比例快速增长,日用品支出比例下降趋势,即得出该国居民消费越来越不理性,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等结论,这样,出现错误也就在所难免了。可见,解答推论型试题,关键在于深入思考、仔细分析。

(三)拓展延伸,寻找突破,内外联系巧判断。

推论型试题的逻辑环环相扣、知识层层推进,一个环节出错可能会导致连环错误。因此,解答这类试题,既要找出显性条件,厘清和理顺材料中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注意材料信息对推断结论的影响,又要充分挖掘隐性条件,适当向外拓展、延伸和引申,选择合适的解题突破口。如例1中,对选项②的取舍,即是根据隐性条件推出的:由于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不断增长,有些时期甚至居高不下,这势必会影响居民生活,增加居民的生活成本,故②推论错误。解答例3,则要在一级推导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和所学知识进行延伸和引申,作出二级推导,做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总之,考生要从自己最有把握的环节入手,“由因索果,顺藤摸瓜”,或者“由果溯因,顺瓜找藤”,或者由中间向两边思考,找准切入点,突破思维瓶颈。

(四)统筹考虑,综合判断,合情合理得结论。

解答推论试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精心分析、大胆推理、科学论证的过程。这就要求考生既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要提高分析、判断能力,在大胆推测的基础上小心求证,不放过任何一点蛛丝马迹,不下任何轻率的结论,而是在综合判断、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合情合理地得出答案。只要这样,才能拨开云雾、走出迷宫、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四、备考启示

(一)夯实基础,提高能力。

第一,础知识是思考、理解问题的重要工具,是分析、解决问题的重要依据,是形成能力的重要基础,也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没有一定的学科知识就很难对一些问题作出理性的判断和分析,离开了基础知识,任何能力、技巧都只能是空中楼阁。“你能看到什么,往往取决于你心中有什么。”一些考生之所以不能准确全面地把握题意、理解分析,是因为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因而不能有效地接受题目传递的信息,不能将题中的隐性信息挖掘出来。因此,在复习备考中,一定要强化基础、注意落实,这样方能做到胸有成竹、水到渠成。

第二,要提高能力。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试题的设置一贯坚持“能力立意”,特别注重以知识与技能为载体,以过程和方法为途径,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指向,重视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考查,试题在“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同时,体现出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探究性、创新性等特点。因此,在复习备考中,一定要注重考生能力的培养,在引导考生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树的同时,不断提高“四种能力”,这是解答推论型试题的核心。

(二)加强研究,训练提高。

年年岁岁“卷”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题中有真意,卷外留余音。加强对相关试题特别是高考真题的研究,把握命题方向和规律,可以使复习备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无论教师还是考生,都应认真研究近三年至五年的相关高考试题,仔细分析每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总结核心考点,探究命题特点和规律,增强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要加强训练,让考生多见识、思考、练习这类试题。没有相应的训练,就没有巩固和提高,就会“学会的,没收获;不会的,仍不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高考复习备考中,教师应有针对性地精选一些易混易错知识点以及相应的高考试题或典型例题,引导考生进行专门训练、深度剖析,教师点拨总结,逐步找到提高解题的方法、规律和技巧,不断提高解题能力,真正做到熟能生巧。否则,在高考中突然遇到这类试题,考生就会茫然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本文发于《教学考试》杂志2015年第17期,作者系江陵中学政治教师)


 
版权所有:www.manbet3.net ,鄂ICP备17029726号-1 技术支持:荆州新闻网
地址:manbetx口碑优秀,邮编:434020,电话:manbetx口碑优秀 ,QQ:137308262,289503636
鄂公网安备 42100302000066号